让传统文化在运动中传承——一所西部小学的教育实践-新华网
新华网 > 广西 > 正文
2025 04/02 12:20:39
来源:新华网

让传统文化在运动中传承——一所西部小学的教育实践

字体:

  新华网南宁4月2日电(记者农冠斌)春日的广西南宁市滨湖路小学教育集团滨湖校区的操场上,三(七)班的戴善若和同学们踩着三人板鞋,喊着“左右左”的口号奋力向前。汗水顺着通红的脸颊滑落,戴善若却笑得格外灿烂:“板鞋竞速像‘绑腿跑’,但更有趣!只要大家步子齐,就能冲得飞快!”

在广西南宁市滨湖路小学,学生在开展旱地龙舟趣味赛。(新华社记者陆波岸 摄)

  不远处,旱地龙舟训练正酣,11岁的黄梓涵紧握红色手柄,与队友弓腰发力,龙舟如离弦之箭掠过跑道。“我力气大,但光使劲可不行,得和前后同学‘卡准节奏’。”

  这些跃动的身影,是学校开展民族体育教育的生动注脚。广西民族文化丰富,在各民族群众长期的生产生活中,一些独具特色的体育运动逐渐形成并日益完善。这些根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体育运动,兼具趣味性和竞技属性,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。

  “脚要勾紧橡胶带,抬步时用脚尖发力!”滨湖路小学滨湖校区体育老师彭广昌正指导学生练习板鞋竞速技巧。记者在现场看到,当有学生摔倒时,其他同学会第一时间搀扶,动作不协调时,大家会自发喊口号调整节奏。

在广西南宁市滨湖路小学,学生在练习板鞋竞速。(新华社记者陆波岸 摄)

  这些充满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,正悄然改变学生相处的方式。彭广昌说,项目往往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开展,不仅能强身健体,更让学生懂得“一个人可以跑得快,但一群人才能跑得远”的道理。五年级的刘俊南痴迷两人三足:“摔过跤才知道,信任小伙伴比独自埋头冲刺更重要。”

  滨湖路小学教育集团德育处副主任曹志成介绍,学校每学年都会举行校内民族体育运动会,同时不断探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习生活中,让学生们在练习民族体育项目的过程中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,“抛绣球不仅是比赛,还抛出了文化传承的接力棒。”曹志成说。

  夕阳西下,操场上的呐喊声仍未停歇。学生们反复练习板鞋步伐,口号声愈发整齐;跑道上,孩子们紧握手柄,一条旱地龙舟蓄势待发。(完)

【纠错】 【责任编辑:牙举成】